1.注意產品的定位
這個最為重要,決定了你是否可以使用Cat.1模組。如果你產品是針對低速或者靜止的,或者移動速度不高的物聯網環境,那么現在的NB-IoT模組可以滿足你的需求。據筆者了解到,現在的NB-IoT模組在60Km/h的移動速度,lte cat 4。如果物聯網產品定義為大數據量,則可以考慮Cat-M的模組。如果針對大數據量的傳輸,比如音視頻流的傳輸,則用Cat.4模組。如果都不是以上的情況,那么Cat.1模組是你的最佳選擇。
2. 考慮電力消耗和電源
這個功耗問題決定了物聯網的終端設備在市場競爭中是否有一席之地。如果終端采用非電池供電,那么只要整個終端設計在合理的范圍內。lte cat1但是如果使用電池供電,那么情況就需要反複考慮了。聽了Cat.1芯片廠商和運營商的介紹,聲稱Cat.1的功耗是Cat.4的一半(理想環境下),但仔細查閱市場上Cat.1模塊的規格後發現,標注的典型功耗和Cat.4差不多,都在600mA以內。這不是忽悠大家入局,也是試探市場。
3.注重運營商的選擇
由於2G物聯網發展有著雄厚的客戶消費群體,讓這些企業用戶進行群體切換到Cat.1上並且可以快速量產是他們的工作需要重點,由於移動學習提供了從網絡到模組到服務的一條龍服務,有很多不同客戶關系已經上了移動的大船,口碑在業界也很贊美。電信公司由於分到了我們一些頻譜信息資源,也在大力支持推動其在Cat.1市場的占有量,要奪取中速的物聯網金融市場。聯通則顯得雷聲大雨點小,除了國家一直吹噓自己的eSIM技術,好像就是沒有形成一個明確的態度。
4.重視產品的射頻性能
對於物聯網產品來說,射頻性能尤為重要。第一代Cat.1模塊需要雙天線收發數據,只有高通芯片才能實現這一功能,從價格和設計上限制了其應用范圍。現在奧捷科技和ASR都供應Cat.1模塊,而且是單天線,價格也大大低於Cat.4模塊。盡管如此,還是要注意產品的射頻性能,在設計中規劃好天線方向和放置位置,注意整機的發射功率和接收靈敏度符合3GPP標准,才能保證產品在複雜的工作環境下有更好的射頻性能。
5.確定產品的工作方式
其實這部分可以看作是功耗的進一步優化。如果終端產品的上下行數據交互不頻繁或者幾個小時上報一次,那么可以采用斷電關機的方法。如果終端主動上報然後接收下行數據,或者有不規則的下行數據,那么就需要采用低功耗的設計,即在不需要工作的時候,開啟模塊的慢時鍾模式(睡眠模式,據筆者研究,所有Cat.1模塊都有這個功能),這樣一方面可以降低整機功耗,另一方面也可以在下行數據到來的時候及時喚醒系統。但是這裏有一個問題:運營商會收回超過一段時間沒有作用的IP,這會導致設備之間的通信不正常。
總之,由於CAT.1網絡技術有著比NB-IoT、2G有著可以更好進行網絡信息覆蓋、更快的速度、更低的延時,官方媒體宣稱Cat.1模組比Cat.4模組更低的成本、更低的功耗,希望通過這次的Cat.1複燃現象已經不再是作為一個稍縱即逝的流星,真的我們能為物聯網企業市場的蓬勃經濟發展社會貢獻自己的力量。
相關文章: